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市场法律监管亟待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tpwallet
2025年3月1日 10:31:27
犯罪新招
部分信息网络犯罪的实施者,为了能更方便地进行犯罪,用尽了心思。他们会去找“技术达人”或者网络技术公司,让其打造专属的 App。而那些受委托的人,为了获取利益,根本不管客户的需求是否正常,对任何委托都接受,这样就使得这类违法的 App 得以产生。
有这样一些不法分子,他们专门承担起运营管理服务平台的工作,为用户提供自助封装 App 的技术方面的支持,这种行为为后续的犯罪创造了条件,使得更多的人有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犯罪隐秘手段
犯罪实施者很狡猾。他们利用部分 App 封装平台审核宽松的漏洞,将犯罪的各个环节进行拆分,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人去操作。如此一来,他们就仿佛隐藏在了层层迷雾之后,致使警方的侦查难度大幅提升。
有的不法分子在平台上未进行实名注册,却能轻易通过审核。他们多次针对不同网址,对知名 App 进行封装,制成仿冒品。在没有受到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这些仿冒 App 被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给众多用户造成了经济损失。
平台管理漏洞
从调查的情况而言,部分平台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许多用户在平台上仅仅把一张卡通图像进行上传,就能够顺利地通过实名注册的审核。更为严重的是,平台上存在着大量仿冒 App 的封装记录,同时还有更换网址后进行重复封装的情况。
这些行为有的已经引发了犯罪后果,有的则如同定时炸弹一般,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时刻在威胁着用户以及社会的安全稳定。
现行规定作用有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16 年已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了应用分发平台对应用软件的管理职责,还会不时责令下架侵害用户权益的 App。然而在实际案件里,犯罪分子的 App 是以绕过应用商店的方式来进行传播的。
他们让别人把 App 安装包上传至相应平台,从而生成二维码或短链接,以便用户进行下载。并且,涉案网站大多租用域外服务器,这使得这些 App 几乎处于脱离管理的状态,导致规定的作用大大降低。
特殊 App 成犯罪工具
有一些具备特殊功能的 App 被犯罪分子大量地加以利用。例如在应用商城中上架的一款 App,它宣称聊天信息是端到端加密的,并且没有云端存储。这款 App 的加密无痕功能使得犯罪分子在联系同案犯以及被害人的时候变得更加毫无顾忌。
聊天证据无法提取,这使得侦查取证面临重重困难。很多犯罪嫌疑人由于此原因难以被认定为主观明知,而其他犯罪分子的身份也难以查实,导致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情况频繁出现。
虚拟货币 App 难追查
虚拟货币交易相关的 App 存在严重问题。有一款可通过扫码进行下载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App,它自身要求实名注册,然而与之互联的“USDT”App 却无需实名注册。当这两款 App 相互连接之后,使得犯罪行为变得更加隐蔽了。
它们的交易链条十分复杂,难以进行追查。这种情况使得这类犯罪愈发猖獗,并且给社会的金融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大家觉得在遭遇这些复杂的信息网络犯罪 App 相关问题时,最为有效的治理办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