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实验系列:从VLAN划分到动态路由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程
tpwallet
2025年4月25日 11:26:58
实验背景
在计算机网络中,确保不同网络区域的主机能够顺畅沟通至关重要。路由器在此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次实验的核心任务是进行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两台电脑通过路由器实现数据交换,最终达到网络连接。这种静态路由的配置方式既简单又高效,且相当可靠。面对简单的网络环境,它的作用尤为显著。特别是网络管理员对网络架构有深刻理解的情况下,这种配置方法显得格外合适。
设备连接与设置
依据拓扑图指示,需用直线与DCE串口线连接电脑、交换机及路由器。同时,为每台电脑分配对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路由器间亦需用DCE串口线相接。两个路由器连接完毕后,进入配置界面,检查路由器启动是否顺畅。
网关与串口设置
设置网关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路由器的命令行中输入特定指令,另一种则是通过图形界面进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图形界面来进行配置,因为这样做既直观又简便。至于路由器之间的串口配置,同样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而我们这次依旧决定使用图形界面进行设置。
静态路由添加
在网络中,R0无法触及的部分,需配置静态路由。以192.168.2.0/24网段为例,需为其添加路由。数据将经R1的S0/3/0接口转接。此时,R1该接口的IP地址,将变为静态路由表中指向下一跳的地址。一旦Network Address区域显现出新增的静态路由数据,这便表明添加过程已成功实施。至于向192.168.1.0/24网络添加路由信息,必须借助R0的S0/3/0端口进行数据传输。
R0(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0(config-if)#no shutdown
R0(config-if)#exit
路由设置查看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执行了show ip route指令,可以看到静态路由的配置已经妥当。为确保测试过程顺利进行,必须核实所有设置均无误。一旦路由表配置出现故障,这两台电脑便无法通过路由器进行ping操作。
测试与总结
研究模拟环境下的数据包流动,有助于发现网络连接中的不足。若对电脑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配置,或是二层交换机接口的调整感到困惑,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那篇文章详尽地介绍了几个重要步骤,例如构建网络架构、配置交换机接口、调整路由器接口等。完成这些步骤后,还需核对路由设置并进行ping测试。若配置无误,两台PC能够互相ping通,实验即告成功。
网络实验中,你是否遇到过难以解决的难题?不妨点个赞,把这篇文章转发一下。同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R0(config)#interface Serial0/3/0 // 进入串口s0/3/0
R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R0(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 必须配置时钟频率为64000
R0(config-if)#no shutdown // 开启串行端口
R0(config-if)#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