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丝路:陕西自贸区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
tpwallet
2025年2月25日 11:29:41
创新模式诞生
“通丝路”是助力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有力工具,也是陕西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的亮点。它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基石,开创了“互联网+跨境人民币”的崭新模式。2018年4月,这一模式初露锋芒,全国首个以人民币结算的B2B跨境电商平台“通丝路”正式运营,为中小企业服务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银行与丝路沿线超过500家金融机构建立了代理行联系,这种创新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包括出口贴现、打包贷款在内的十余种贸易融资服务以及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服务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同时,它还以全新的理念和机制,推动着小微外贸企业的成长。
首单业务意义
2018年10月,延安森海农产品公司借助“通丝路”平台,实现了一项重要举措。公司达成了一项跨国的农产品交易,30吨“梁家河”小米即将启程运往美国。同时,交易款项人民币5万元也于当天顺利到账。这一看似平常的交易,实则承载着不凡的意义。
这是“通丝路”平台的首笔交易,标志着平台正式开始运作。它就像一枚信号弹,向外界传递了积极的讯息。这表示陕西的农产品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入国际市场,为更多企业通过“通丝路”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是陕西跨境贸易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垫资服务助力
2022年6月,"通丝路"平台展示了其卓越的服务实力。此时,西安欧尼斯贸易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该公司获得了资金支持,用于采购了一万吨南非产铬矿。
这一措施迅速显现成效,为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增加了1400万元人民币。它不仅帮助公司克服了资金困境,确保了进口业务的顺利完成,而且为区域贸易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充分证明了“通丝路”在促进贸易交流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入收发器优势
2021年8月23日,是“通丝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这一天,它成功加入了CIPS标准收发器的行列,成为西北地区首个采用这一收发器的电商平台。这一接入,不仅为平台提供了更多便利,让跨境电商企业能更精准地支持海外业务,还革新了支付处理流程。
企业跨境支付方式已由“银银合作”和“银企合作”等传统渠道,转变为“本币和外币一体化”的跨境收付体系。这一变革显著增强了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收付的体验和效率。此外,它还降低了跨境支付的成本,使企业在资金流动方面获得了更多实际利益。
政策规划机遇
2022年,"通丝路"项目被正式写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四五”规划》。这一举措为"通丝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规划中特别指出,将重点提高"通丝路"在跨境贸易数字化服务方面的能力。
在此框架内,“通丝路”项目将助力全省跨境贸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并创新人民币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服务模式。通过打造跨境人民币流通的新应用场景,以及进行数字货币结算的试点等措施,陕西跨境贸易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形成有利的发展环境。
未来发展展望
邓毅指出,今后“通丝路”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他们计划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优化和升级、S2B2C跨境贸易数字化生态平台服务的提升、金融产品的创新等领域加大力度。同时,他们还将积极研究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应用。
借助“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这一平台,我们为众多外贸公司提供了高效、简便的跨境贸易和金融服务。这有助于企业迈向国际舞台,也让全球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陕西的独特产品。关于“通丝路”,你认为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陕西企业拓展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