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的诞生及其对全球货币体系的潜在影响:Facebook引领的金融革命
tpwallet
2025年3月1日 18:16:00
Libra 从诞生起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它能否成为金融领域的变革力量?它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和阻碍?让我们一同去深入地进行探讨。
Libra的形象比喻
很多人将 Libra 形象地比作“支付宝(境内支付) + SWIFT(跨境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人们对于 Libra 的认知难题。这种比喻使得大众能够较为简便且快速地明白 Libra 的大致功能,它仿佛融合了境内外支付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种类比,我们可以看到 Libra 在支付领域的野心。它想要整合不同场景的支付功能,以便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同时,这一比喻也体现出了 Libra 的独特定位。
Libra的利息机制
在 Libra 的设计规则里,用户无法获得储备资产银行账户上的利息。不过,用户能够通过将自己拥有的 Libra 对外进行借贷,从而获得利息。这种设计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取收益的途径。
这种利息机制和传统银行业务不一样,它限制了一部分利息的获取,同时又开启了借贷生息的窗口,这或许会对用户使用和持有 Libra 的方式产生影响。
Libra的规模效应
杨锦炎博士觉得,“Libra 在发行模式方面并非是首创的,然而它的规模效应着实很大,即便它无法获得成功,未来也肯定会有某一种加密货币在这个方向上达成成功”。Libra依靠着 Facebook 极为庞大的用户基础,具备形成规模效应的可能性。
它大规模推广的话,有可能会引领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趋势。虽然 Libra 自身遭遇了很多困难,但是它的探索给后来者提供了经验和方向。
Libra的储备机制
白皮书称,“Libra 储备中的资产会由在全球各处分布的、拥有投资级信用评价的托管机构来持有,目的是保障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分散性”。这种储备方式让 Libra 的资产具备了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授权经销商投入法定资产后,从协会买入 Libra 币,以此来完全支持新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Libra 币才会被制造。这一机制既保证了 Libra 发行的稳定性,又使它更有合规的可能。
Libra的商业机会
如果 Libra 获得成功,那么 Facebook 将会首先在其应用程序生态系统里获得更多的商业契机。更多的商业机会意味着广告会更加有效,这样广告商就会购买更多的广告来发展业务。
Libra 的推广可以给 Facebook 带来更多的流量,也能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从而进一步稳固它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这是 Facebook 大力推动 Libra 项目的其中一个动力。
Libra的监管与信任问题
Libra 举行了两次听证会,在这两次听证会上,各方进行博弈的焦点在于 Libra 是否会被纳入美国的监管体系,以及是否会遵守传统的金融秩序。目前全球的政策情况并不明朗,然而 Libra 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很快,对于监管方面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Libra 若要成为信用货币,就需要取得市场的信任,并且要能够发挥价值储藏等功能,然而这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项目的负责人也明确表示,要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以解决金融犯罪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没有国家信用的支撑,也没有中央调节机制,所以其币值的稳定性是存在疑问的。
大家认为 Libra 最终能否把这些问题解决,并且顺利地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信用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