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武斌律师解读虚拟货币监管:数字经济与金融衍生品辩护专家
tpwallet
2025年2月18日 16:23:56
通知带来的疑问
《通知》指出,虚拟货币交易行为被视为非法金融行为,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思考。这种活动是否必然触犯法律,成为非法行为的依据?通知发布后,业内及公众纷纷热议,大家对从事相关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感到迷茫。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从业者原本平静地从事自己的工作,但收到通知后,他们开始感到担忧。同时,一些与虚拟货币有所关联的企业也在琢磨,他们的经营活动是否会被判定为违法。
境内外业务划分
通知明确了境内与境外虚拟货币业务的不同处理方式。它对在境内工作的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员工、提供相关服务的法人及个人等,均设定了具体要求。此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打击虚拟货币的非法交易,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若国内技术团队向海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依据相关通知,此举可能触犯法律。然而,众多从事此类工作的个人并不清楚,他们的工作可能受到监管,这无疑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影响。
活动与金融关联性
实际上,这份通知将各类虚拟货币业务一概视为非法金融行为。不少服务项目与金融领域关联不大,却因涉及虚拟货币交易而被归类为非法。
例如,有些个人或机构仅作为虚拟货币交易的信息桥梁,其职能仅限于信息传递,与正规的金融行为相差甚远。然而,在监管上却与正规金融同等对待,这让众多从业者感到不公,同时也承受着业务调整或失去工作的压力。
刑事定罪谨慎性
《通知》提到,虚拟货币交易属于违法的金融行为,却并未将其全数定性为刑事犯罪。由此可以看出,在处理这类违法行为时,我们应当保持谨慎态度。
许多人认为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嫌非法经营,但实际情况是,对相关业务以非法经营罪进行定罪时,通常都会非常谨慎。这主要是因为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能仅凭从事这些活动就轻易判定其有罪。
罪名依据不足
我国尚未将虚拟货币纳入证券和期货的监管体系。即便是那些与证券、期货特性较为相似的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也难以作为非法经营罪的非法性依据。至于那些缺乏金融活动属性的服务,更是无法构成非法经营罪。
那些从事虚拟货币交易营销宣传的小型团队,其经营活动与正规金融业务相差甚远。因此,仅凭这些行为就断定他们涉嫌非法经营,显然证据不足。这种现象也暴露出,当前以非法经营罪打击虚拟货币业务的做法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行政管理与定罪
《通知》主要从行政管理的视角,将各类虚拟货币业务视为非法金融行为。然而,在判定罪行时,不能仅凭这一通知便轻易将从事虚拟货币相关业务的人员定性为非法经营者。
在具体案例里,鲜少有将相关商业行为以非法经营罪来定罪。这反映出在司法操作中,对这类案件的处理相当慎重。那么,大家认为,今后对虚拟货币交易活动的监管与定罪该如何取得平衡?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