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能源汽车评价标准趋势及其对全球汽车产业影响分析
tpwallet
2025年2月9日 18:23:35
里程焦虑与车企矫枉过正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但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担忧日益明显。为了缓解这一焦虑,一些汽车制造商采取了过激措施。例如,有的企业过度追求续航能力,却忽略了车辆其他性能的均衡。这种做法虽然意图纠正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价比和用户满意度。
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迫切想要展示新能源汽车的亮点,认为续航能力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但实际情况是,消费者日常出行距离并不长,过分追求长续航不仅提高了成本,还引发了新的安全问题。
传统燃油车达标困境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要达到每百公里6到5升的油耗标准,许多传统燃油车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那些市场份额超过40%的SUV车型,还有豪华品牌的轿车,它们的传统燃油发动机要想达到这一标准,难度相当大。
燃油技术传统方式在节能减排方面遇到了难题,若想实现更低的燃油消耗目标,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宝贵时间。这对部分汽车制造商而言,可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对他们的生产安排和市场策略造成影响。
节油技术发展契机
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份额增长缓慢,与此同时,燃油车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这为循环外技术、48V微混技术以及常规混合动力车辆提供了发展的空间。2017年,常规混合动力车辆的销量达到了大约11万辆,其增长速度超过了40%,增速超过了新能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这些节能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燃油使用量,且无需如纯电动车般投入庞大基础设施。对普通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而言,这算是一种可行的过渡选择。
电池技术主攻方向
乘用车和客车的动力电池技术重点各有侧重。乘用车侧重于整体设计,力求安全与能量密度兼顾;而客车则侧重于分散式设计,注重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车辆的主攻方向会根据其使用环境和特性来设定。对于乘用车来说,它们对空间和能量密度有较高要求,而一体化设计则能更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至于客车,由于行驶时间较长且负载较重,采用分布式设计有助于提升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车企布局与市场预测
电池总成行业里,西方的大型跨国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电池产量将增至154GWh,且生产成本有望下降。与此同时,我国本土的电动汽车新兴力量新特公司推出了“车、桩、出行”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提供智能化的出行服务。
罗兰贝格的报告指出,对共享出行的需求十分旺盛。众多车企的举措,旨在顺应市场的新动向,以及应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共享出行领域的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也将日益扩大。
行业合作与未来趋势
汽车企业间合作活动多。蔚来与江淮、威马与海马等在制造环节展开合作,广汽蔚来获得批准成为一大里程碑。同时,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入参与同样引人注目。
观察蔚来汽车的配件供应方,可以发现,我国新兴的零部件制造商正迅速崭露头角。当前,行业遵循工信部的要求稳步推进,预计到2018年,低速电动车将迎来规范化管理。尽管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占比还不到1%,但智能汽车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近,各大企业正积极应对这场变革。
你觉得新式电动车和旧式油动车,谁有望在未来的车市较量中脱颖而出?请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同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